发表时间2025-01-08 作者: 爱游戏手机版登录入口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中国通号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领导下,聚焦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强化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聚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基础上,乘势而上推动实施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动承接功能使命性任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性工作,推动改革开启新篇章。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中国通号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形势,逐步优化调整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智能控制”核心技术优势,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巩固拓展轨道交通“四电”业务工程设计、列控系统装备研制、工程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构建低空空域管理、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三业一态”产业格局,持续优化升级轨道交通产业,加速布局进入低空经济新兴起的产业,稳妥有序退出市政房建业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一升、一进、一退”新局面,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
2024年以来,中国通号持续优化升级轨道交通传统产业,以工程设计+工程服务一体化、产品研发+集成实施一体化、硬件设计+生产制造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协同为核心,深化智能产品、智能工程、智能运维、智能经营“四项智能化”建设,加快信号产业数智化升级,推动系统产品谱系化发展,巩固轨道交通“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加快布局进入低空经济新兴起的产业,成立战略投资部、战略新兴起的产业事业部,注资30亿元筹划设立资本运营公司,成立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发展“自我滚动+资本运作”模式,与5省27市建立联系,与8个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成立3个低空经济合资公司,加入北京、雄安、粤港澳大湾区等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加快构建“1+4”低空经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多领域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合作,自主研发的低空空域管控系统(ID-Space)在南京、南安低空应用中成功展示,6家二级子企业获颁12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牵头申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批工信部低空标准课题“我国低空飞行器行业管理体系研究”,加入“低空智能网联技术体系核心工作组”参与白皮书编制,参与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国家标准编制和修订,与中国AOPA合作成立“低空智能航空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深入挖掘“低空+N”场景应用示范,与多家央企协同探索物流运输、行业巡检、特色文旅等应用场景,通州低空文旅、青岛边海空防、深圳“轨道低空”融合、怒江草果运输、合肥工业巡检等5个先发城市加速落地,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初具形态。稳妥有序清理退出市政房建业务,研究制定《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承揽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严控经营风险 加快推进市政房建业务转型的意见》,加快全面退出市政房建业务,推动市政房建企业转型发展,积极防范化解风险。
卡斯柯依据自己资源禀赋,锚定行业发展痛点,潜心攻关低空智能管控系统,将低空空域数字化为可计算空域,在数字空间中将低空空域变为可定标、可量化、可管理、可利用、可估值、可分享的经济资源,把轨道交通控制理念引入低空领域,应用基于运行图的计划流控管理、基于闭塞的间隔控制和授权等技术,推动运输监视服务向运输控制方向转变,并将反制系统集成到管控平台,实现系统间的联动,统一协调全域低空空域使用,统一管理和服务低空飞行活动,达到安全、高效、低成本飞行。在管控平台监视和控制下,EVTOL、载货等不一样的航空器可实现融合飞行。2024年,卡斯柯低空智能管控系统在南京浦口成功实现同一空域、不一样航空器融合飞行的“八一”首飞,这是卡斯柯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控制领域创新探索的一大突破,也展现了卡斯柯积极投身未来空中交通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决心。
城交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总体布局,在股份公司构建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发展的策略的指引下,锚定低空空域管控和运营服务两个方向,积极进行低空经济产业布局,为股份公司低空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城交公司成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组建低空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搭建低空科学技术创新业务团队,加快研究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工作专班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研制出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低空智能服务运营系统两大核心产品。同时发挥公司管理和技术优势,立足市场需求,积极与合肥、青岛、石家庄、北京通州、广州、重庆、大连等地开展合作洽谈,推动设立通号低空经济(合肥)科技有限公司,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为牵引推进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目前,城交公司已在合肥市投入应用低空无人机巡检系统,涵盖河道巡检、地铁巡检、森林巡检等多个应用场景。
通信信息集团直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痛点问题,通过建设视频采集、汇聚共享、算法算仓、应用驾驶舱四个层级组成的全域视频智能感知平台,打造空天地一体化全域智能立体感知系统,通过海量视频+无人机+物联网设备接入、汇聚、存储、共享,实现基于AI等技术的智能分析、智能调度、智能监管、辅助决策研究,填补国内视频、物联设备、无人机统筹管理联动应用空白,充分的发挥城市海量数据603138)、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推动城市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多维度数据融通,支撑公共卫生、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层治理、体育赛事等各领域场景应用,实现态势实时感知、风险智能研判、及时协同处置,支撑城市发展科学决策,催生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新方向,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大型园区、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大型景区、港口矿山、道路交互与通行等重点行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全域智能感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青岛、大理、济南等地市,取得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
通号建设集团作为传统市政房建转型企业,紧跟股份公司发展脚步,坚持把低空经济作为推动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转换思路打法,找准攻坚“穴位”,以南安低空项目的推进带动产业链式整合,以项目落地助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通号建设集团精准把握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以参加2024年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南安分会场暨南安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与南安市政府进行战略对接,精准布局“高端对话”,深度契合政府方需求,强化“通号方案”提供能力,全面谋划南安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展模式,迅速编制《福建省南安市低空经济示范区项目建议书》《南安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先导区建设地点论证报告》以及三个起降点施工图设计和概算,合力推动一批新业态“落地”、新场景“起飞”,助力南安市打造立体化飞行交通和物流枢纽,加速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安模式”。
上海工程局集团坚持以股份公司“12335”战略规划为指引,定位新领域开拓新业务,进一步强化在新能源、新基建以及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领域的项目落地。在新能源方面,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EPC总承包项目,陆续承揽成都海霸王物流园、中兴通讯长安园区、西安空港新城临空产业园、醴陵禄江集团、广东江门沙湖陶瓷城等多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累计中标装机容量93.5MW,合同额近3.2亿元,夯实新能源业绩基础。在智慧城市方面,积极做出响应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依托在北京轨道交通行业几十年的技术实施积淀,承揽北京高级别无人驾驶示范区3.0双智专网项目,合同金额4.24亿元,取得示范效应。在智能运维方面,研制轨道交通钢轨监测系统,在广州地铁18号线号线号线试验段、邯黄专用铁路线等项目应用,成为国内首家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监测系统应用案例,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产品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卡斯柯充分的发挥信号安全列控产品的优点,灵活组合数智化产品,开展数字轨道交通系统集成技术探讨研究,定义顶层数智化运营场景需求,运用最新数字化技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全域数字底座和可扩展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模式,发布面向运营安全与韧性的羲和数字城轨解决方案,将信号行车经营事物的规模拓展到多专业融合的全局控制及多岗位协同指挥,实现多维数据驱动和轨道交通业务深层次地融合,提升智能化应用集成风险管理及集成验证能力,以数智赋能业务能力升级,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客运、维护、运营管理等业务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羲和数字城轨解决方案综合提升了对行车、设施设备、环境和人的因素的风险感知及防护能力,增强多专业设备全局联控以及关键岗位高效协同能力,满足运营维护安全管控、故障应急及时决策、服务乘客高质量出行的要求,助力城轨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城轨更安全、韧性、绿色、经济、高效运行。
研究设计院集团研制夷道智慧货场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以智能化无人机为基础,综合利用自主导航技术、机载传感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根据现场作业需求定制巡检任务,辅助货运员一键启动对作业区域进行快速预检,实现货车巡检、堆场巡检和场内巡检,升级巡检模式,为货场自动化巡检开启新篇章。研究设计院集团依托在货运领域的先发优势,将无人机智能巡检融入夷道数字化货场管控系统,将无人机实时直播画面和数字孪生全息化模型相结合,围绕“自动化采集、无人化作业、协同化调度、智能化安防”四个核心研究方向,推动货运业务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智能巡检无人机已在云南省磨憨铁路口岸安装部署,设定自动巡检航线余公里,重点检测室外作业设备28个,辅助发现破损污渍集装箱30余个,巡检效率提升50%,为货场作业安全、效率双优保驾护航。
通号轨道作为一家从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电”工程项目施工的企业,近年来面对市场占有率缩减、竞争加剧、利润微薄、经营风险加大的困境,果断决策、坚决转型,开启了向高端制造产业转型的奋进之路。通号轨道主动布局高端供电装备制造产业,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智能环保气体柜产品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产线关键生产要素数据的动态可视化管理,促进了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并以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AA级能力认证为契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成功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箱式变电站、环保气体绝缘开关柜等系列新产品,为公司从单一性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向高端制造企业转型创造了条件。2024年,通号轨道全面致力实现产品绿色环保国产化升级替代,成功突破10kV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广铁集团管段电气化铁路上的首次应用,转型迎来重大里程碑,为进一步布局铁路、城轨、国网能源三大市场、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深化数字化建设进程、打造高端智能供电装备制造头部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北信公司以股份公司“5化1中心”和“6+2+1”的制造管控模式为指引,深入推行精益生产,坚持以制造为首要环节向前后端外延式改善的供应链及工程链双链驱动,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推进业务数字化,建立与上下游的有效链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走深走实。推进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升级SMT线条生产线,建成柔性测试组装、数字化测试线条数字化产线,落地应用智能料仓及AGV物流配送,推进产线及装备深度联网,实现实时生产可视化,提升生产控制能力及水平。推进生产技术不断的提高,构建人机协同插装生产线,实现分立器件节拍化/流水化插装作业“新”模式;开展IPC-610 QML资质认证、工艺文件优化、工装治具研制,推进工艺能力“新”提升;引进干冰清洗工艺,实现产品干燥、无损、高效的清洗方式,推动生产的基本工艺“新”改善。推进数据有效应用,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及改善,开发管理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控运营管理数据,构建数据价值驱动的生产管理新模式。推进相关方有效协同,打通SRM、PLIM、PLM与MES系统数据接口,完成采购、供应商、生产的全部过程数据、工时、图纸、作业指导文件的自动对接,实现设计端与制造端系统的深度融合。
沈信公司积极地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灌封工序作为数字化产线改造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调研业界先进自动灌封技术,反复论证设计的具体方案,形成以现阶段需求为基础、综合未来发展趋势的灌封自动化产线方案,将调匹单元、应答器两条灌封产线集成为一条多产品柔性产线,实现自动识别产品、自动上料下料、自动加热工装盖板、自动涂脱模机和底涂剂、自动灌封、自动翻转工装、自动锁模开模、自动计时、载具工装自动回流、自动转序等功能,促进室外轨旁设备生产智能化配送和流转,生产节拍更清晰,灌封产能达到每小时20台。自动化灌封产线采用多重传感器采集全部生产数据,通过中控系统数字化管理、控制产线,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和加工参数可追溯性,大幅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全工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应答器、调谐匹配单元等室外道旁设备的可靠性和耐候性。
上通公司积极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挑战、响应环保要求,加快推进无铅制程产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设计端数字化切入,借助数字化工具,结合DFM软件自动评估和CREO三维仿真技术,提升新产品设计可靠性与导入效率;通过MES、SRM、SAP系统数据相互连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和实时追溯,形成良性PDCA循环,打造生产域与管理域相互支撑的新模态,增强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智能立库,实现全自动物料配送和补料,优化库存控制,减少人工操作和库存积压,提升物料管理效率与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线效能。通过对无铅制程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产品生产全周期信息实时监测与追溯,建立标准规范的无铅生产机制,SMT电装车间换线.35%,有铅焊接材料使用量减少67.09%,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4.68吨,形成数智化无铅制程加工核心竞争力,为拓展未来无铅加工业务打下坚实基础。项目获得第六届“绽放杯”5G+先进制造专题赛二等奖、第一届“赛昇杯”数智大赛(轨道交通行业)优秀奖等行业大奖。
西信公司以提升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抓手,快速推进传统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先后引进机加工柔性生产线、继电器和转辙机智能装配线,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改变传统作业组织方式,配备在线专机设备,提高装配质量和一致性,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不断的提高产品高端制造能力;建成智能立体仓库,优化整合生产的基本工艺和业务流程,有效提升存储空间利用率,实现统一库存管理,减少货损货差,同时利用AGV完成运输任务,提升作业效率,物流管理灵活性更好;拓展信息化系统,建立以PLM系统、WMS系统、ERP系统、MES系统为主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制造全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形成“上下互通、数据互联、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数字化、工业化管理体系;持续探索优化自动化产线功能,在原有继电器智能装配线上加装自动化包装线、试制出返修翻转台,有效改善作业秩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质效。西信公司顺利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并通过国家认证,2023年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制造运营类三等奖,入选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秀场景。
智能化与信息化升级改造是焦缆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要求和中国通号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司突破发展瓶颈、突出市场重围的重要措施。焦缆公司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数物孪生,通过信息系统改造企业产品、管理和营销业务,重构企业价值流、业务流、企业文化及运营模式,以ERP系统为业务核心,使用MES系统覆盖整个车间,并在生产线端通过无线WIFI联接到公司工业网,数据在ERP、MES、WMS和AGV之间实时流转,实现从原材料投入到物流自动配置全过程的自动化、产品成本和生产进度管理的精细化,推动信缆车间智能化运行。智能车间的建设,使焦缆公司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上打开了新空间,为企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数字赋能,加速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焦缆公司获评河南省工信厅“省级智能车间”。
通号工程局集团作为中国通号“三位一体”的工程服务主力单位,深入践行建维一体理念,针对铁路通信信号工程点多线长、系统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选定工厂化预配技术作为推进智能建造转型的突破口,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工厂化预配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深化工厂化预配技术应用和预配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智能装备全谱系、批量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推动铁路智能建造迭代升级。在国铁集团、皖赣铁路安徽公司及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下,通号工程局集团以宣绩高铁宁国南站工程建设为试点,深入总结高铁建设成功经验,探索工厂化预配建造技术,推动实现集工程设计、流程组织、关键技术、新型材料、集成管理等要素于一体的工厂化生产综合性创新,为铁路通信信号工厂化预配施工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案例。从天津基地完成预装预配到形成全路首个铁路通信信号工厂化施工典型案例,从通过第三方功能性试验到宣绩高铁顺利完成联调联试并进入试运营,工厂化预配技术正在慢慢地发展成为铁路建设新型建造模式。